拜登在2020年初選前3州都失利,靠南卡大勝才扳回一城。
斡旋俄烏停戰將增加中國在東歐的影響力,北京一直試圖與東歐各國建立關係,引起部分歐洲官員抱怨中國意圖對歐盟施加影響。在確定習近平不會試圖阻止普亭侵烏後,澤倫斯基政府對北京的態度變得矛盾,但雙方仍保持友好關係。
北京在前天習澤通話後的聲明裡警告核戰的危險,暗示中國願為俄烏止戰謀和可能也是出於認為更具破壞性的衝突風險日增。Photo Credit: 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FB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26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劉復國認為,倘若未來幾個月,中國真做到了將俄、烏雙方外交代表拉在一起,將是對國際社會說明,中國在外交事務上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在國際社會可以發揮影響力去做到勸和促談。北京大量採購俄國石油與天然氣,協助莫斯科抵消西方制裁造成的損失,好處是換得俄國願以低價出售石油與天然氣。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前,中國是烏克蘭最大貿易夥伴,但規模小於中俄貿易。
中國與俄烏關係都不錯 對遭西方孤立的俄國總統普亭政府而言,中國已是最接近主要盟友的國家。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復國27日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中國先前推動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復交,除了看到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的角色外,檯面下勢必有穿梭其中者。《美聯社》認為中國欲重新定位自身全球角色,是北京斡旋俄烏的一個動機。
習近平強調「勸和促談」,基調奠基於和平政治解決方向,也試圖佐證中國是唯一可分別和俄、烏對話且有能力斡旋其中、願負起國際義務的大國。學者分析,中國將派特別代表斡旋俄烏是具體行動,若能使戰事有所和緩,將可彰顯其在外交事務上與美平起平坐的大國地位。習近平澤倫斯基通話,秦剛:展現中國勸和促談立場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電話會談,是去(2022)年2月底俄國侵烏以來兩人首度通話。《美聯社》指出北京此前一直避免捲入他國之間的衝突。
這對數十年來一直避免捲入其他國家的衝突和大多數國際事務、專注於國內經濟發展的中國而言,算是一個急遽性轉變。習近平於26日下午與澤倫斯基通話,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在談話中強調中方堅持勸和促談,並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中國為何願意下海 習近平政府尋求在全球外交中發揮更大作用,作為將中國恢復為中共眼中更合理全球政經領袖地位的一環,並打造有利於北京利益的國際秩序。於此同時,將加強雙方在包括聯合國和上海合作組織在內框架下的溝通協作、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將派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這個動作非常值得關注後續發展。習近平澤倫斯基通話,分析:展現可抗衡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電話會談。
秦剛26日接待與會的中亞多國外長時也提到,中國堅定支持中亞國家根據本國國情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亞國家內政。再複雜的衝突,最終也只有政治解決一條路。習近平3月訪俄期間受到普亭熱烈歡迎,中國國防部長本月稍早也赴俄羅斯訪問。習近平前天表示將派遣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除斡旋沙烏地和伊朗復交,中國外長秦上週也告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外長,中國準備協助雙方促談。秦剛說,習近平應約和澤倫斯基通話,進行直接溝通,這是中國著眼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採取的重要步驟,再次體現了中方勸和促談的一貫立場。
他觀察,中國官媒經常宣傳美國才是國際問題的「放火者」、「麻煩製造者」,對於西方陣營來說是個大外宣。中國和中亞國家對「烏克蘭危機」的看法和立場相近。
中國外長秦剛稱,此舉是中國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所採取的重要步驟。劉復國指出,俄烏戰事不會因為一通電話獲得解決,不過這場通話是中、烏兩國最高領導人談話,各自將條件框架講清楚。中國願繼續和包含中亞國家在內的各方共同努力,累積共識,推動國際社會形成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最大公約數。在北京表示希望充當這場衝突的調人後,習澤通話備受各界期待。然而在中國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今年3月重新恢復中斷7年的外交關係後,北京似乎正定位自己在全球外交的地位。為何是中國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國和盟邦相繼對俄國祭出各種經濟制裁,中國成唯一與莫斯科保持友好關係並具有經濟影響力的主要國家,也是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的最大買主。
他並稱,「烏克蘭危機」發展至今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複雜的現實原因,然再複雜的危機,最終都要藉由談判化解除斡旋沙烏地和伊朗復交,中國外長秦上週也告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外長,中國準備協助雙方促談。
習近平澤倫斯基通話,秦剛:展現中國勸和促談立場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電話會談,是去(2022)年2月底俄國侵烏以來兩人首度通話。然而在中國斡旋下,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今年3月重新恢復中斷7年的外交關係後,北京似乎正定位自己在全球外交的地位。
他觀察,中國官媒經常宣傳美國才是國際問題的「放火者」、「麻煩製造者」,對於西方陣營來說是個大外宣。於此同時,將加強雙方在包括聯合國和上海合作組織在內框架下的溝通協作、共同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習近平強調「勸和促談」,基調奠基於和平政治解決方向,也試圖佐證中國是唯一可分別和俄、烏對話且有能力斡旋其中、願負起國際義務的大國。再複雜的衝突,最終也只有政治解決一條路。中國將派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這個動作非常值得關注後續發展。在確定習近平不會試圖阻止普亭侵烏後,澤倫斯基政府對北京的態度變得矛盾,但雙方仍保持友好關係。
澤倫斯基稍早也表示樂見中國願為恢復和平充當和事佬。開發中國家則願埋單,在中美對抗下,兩方陣營對峙恐將愈趨極端化,新型冷戰對抗態勢明顯。
在北京表示希望充當這場衝突的調人後,習澤通話備受各界期待。Photo Credit: Володимир Зеленський FB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圖)26日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
習近平澤倫斯基通話,分析:展現可抗衡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中央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電話會談。習近平於26日下午與澤倫斯基通話,中國官媒央視報導,習近平在談話中強調中方堅持勸和促談,並將派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赴烏克蘭等國訪問,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與各方深入溝通。
習近平3月訪俄期間受到普亭熱烈歡迎,中國國防部長本月稍早也赴俄羅斯訪問。中國外長秦剛稱,此舉是中國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所採取的重要步驟。中國為何願意下海 習近平政府尋求在全球外交中發揮更大作用,作為將中國恢復為中共眼中更合理全球政經領袖地位的一環,並打造有利於北京利益的國際秩序。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前,中國是烏克蘭最大貿易夥伴,但規模小於中俄貿易。
劉復國指出,俄烏戰事不會因為一通電話獲得解決,不過這場通話是中、烏兩國最高領導人談話,各自將條件框架講清楚。斡旋俄烏停戰將增加中國在東歐的影響力,北京一直試圖與東歐各國建立關係,引起部分歐洲官員抱怨中國意圖對歐盟施加影響。
《美聯社》指出北京此前一直避免捲入他國之間的衝突。中國與俄烏關係都不錯 對遭西方孤立的俄國總統普亭政府而言,中國已是最接近主要盟友的國家。
他並稱,「烏克蘭危機」發展至今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複雜的現實原因,然再複雜的危機,最終都要藉由談判化解。劉復國認為,倘若未來幾個月,中國真做到了將俄、烏雙方外交代表拉在一起,將是對國際社會說明,中國在外交事務上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在國際社會可以發揮影響力去做到勸和促談。